欢迎访问中国领先的企业技术服务平台贤集网

当前位置:首页行业资讯历史名人 — 正文

后儒把颜回列为七十二贤之首,尊颜回为“复圣”

孔子生前,以德行、言语、政事、文学四科来教育学生。他曾经从这四个方面来议论自己的学生,将各科之中比较突出者加以罗列。在评论时,孔子把德行放在首位,而排列在德行一科最前面的正是颜回。颜回品格高尚,学识渊博,是孔子最为得意的学生。于是,在众多的孔子弟子中,后儒把颜回列为七十二贤之首,像尊称孔子为“至圣”那样,尊颜回为“复圣”。


后儒把颜回列为七十二贤之首,尊颜回为“复圣”


颜回字子渊,亦称颜渊。他是春秋末年的鲁国人,比孔子小30岁。颜回的父亲颜路也曾随孔子学习。颜回的家境比较贫寒,孔子曾说颜回“一箪食,一瓢饮,在陋巷,人不堪其忧,回也不改其乐”,意思是别人受不了的贫苦忧愁,颜回却能够不改变自有的快乐。不过,《庄子·让王》篇记孔子问颜回家贫居卑,为什么不出仕时,颜回回答说:“回有郭外之田五十亩,足以给粥,郭内之田十亩,足以为丝麻……回不愿仕。”如果这种说法靠得住,那么颜回可能出身于有一定家产的自耕农。


颜回一生都没有出仕,一直跟随孔子学习和生活。直到去世,颜回基本上没有离开过孔子。在众弟子中,颜回是深受孔子喜爱的一位。


孔子青少年时代十分好学,颜回也是如此。颜回天资聪颖,学习勤奋,初为孔子的弟子时,孔子为他讲学,他不仅不谈反对意见,而且连个疑问也没有,就好像一个愚蠢的人。可是后来,孔子发现他不但能够完全理解,而且还能有所发挥。孔子称赞他“不愚”,连能言善辩,以“言语”着称的子贡也自叹弗如,子贡说自己“闻一以知二”,颜回却能“闻一以知十”。


颜回虽然才智出众,但他并不因此忘记发奋学习。在《论语》中,《雍也》和《先进》等篇都记载了孔子称赞颜回好学。《子罕》则记孔子夸奖他说:“吾见其进也,未见其止也。”颜回不分白天黑夜地学习诗、礼,孔子认为他的学生没有人能与颜回相比。


他之所以被列为四科之首,是因为他有十分突出的仁德修养。孔子曾说:“德之不修,学之不讲,闻义不能徙,不善不能改,是吾忧也。”其忧乐所系,不在富贵利达,惟在道德学业。孔子还说:“饭疏食,饮水,曲肱而枕之,乐亦在其中矣。不义而富且贵,于我如浮云。”孔子的这种忧乐观,颜回领悟至深,并切实地加以实行。颜回在“人不堪其忧”的陋巷居住时,箪食瓢饮,不改其乐,这种精神境界深得孔子赞赏。


颜回尊师重道是其德行中最为突出的一点。孔子曾说:“回也视予犹父也。”后人也评价说:“颜回之于孔子也,犹曾参之事父也。”这就是说,颜回对孔子十分尊重,简直就像儿子孝敬父亲那样。颜回不仅本人敬重老师,而且也影响了其他的孔门弟子,所以孔子说:“自吾有回,门人益亲。”颜回对孔子言听计从,崇信至极,以至于达到了“夫子步亦步,夫子趋亦趋”的地步。据说,鲁国的私学之风兴起后,鲁人少正卯也进行讲学,与孔子争弟子,当时,“孔子之门三盈三虚,唯颜渊不去”,颜回对孔子的信任简直达到了迷信和盲从的地步。


颜回的思想与孔子的思想是一致的。在孔子思想中,“仁”占居了重要的地位。颜回也信奉并躬行孔子之学。孔子说他“不迁怒,不贰过”,“其心三月不违仁”。在社会政治思想方面,孔子认为治理国家要处处坚持道德教化的基本原则,君主应当“为政以德”,君臣关系也应当以道德来调节。颜回就是这样,他主张用道德来协调君臣关系,并用以教化人民,他说:“主以道制,臣以德化,君臣同心,外内相应”,“教行乎百姓,德施乎四蛮”。他认为只要通过道德来治理,社会就会安宁,君臣上下就能各得其所,和谐相处,使得“动作中道,从容得礼”,各国诸侯也都“从义尚风”,使“壮者趋而勤,老者扶而至”,天下从而获得永久的安宁。


颜回虽然没有离开过孔子,但他也曾打算进行独立的活动。《说苑·敬慎》中说“颜回将西游”,《孔子家语·贤君》也记“颜渊将西游于宋”,不知是否真实。孔子以后的儒家各派中有“颜氏之儒”,作为孔子最得意的弟子,颜回当与之有关。不过,颜回在孔子生前就已经去世了,当时他只有41岁。颜回也可能独立收徒授学,“颜氏之儒”也可能是在颜回思想的影响之下,逐渐从儒家学派中分出的一个相对独立的学派。


不过,在儒家八派中,虽然其他各派对孔子思想取舍不同,“颜氏之儒”的特点却应该是恪守师道。或许正是因为如此,这派的思想学说淹没在了后世对孔学的大肆宣扬之中,在后来的影响并不大。


来源:中国历史故事网

注:文章内的所有配图皆为网络转载图片,侵权即删!

我要评论

不吐不快,我来说两句

相关新闻

白酒冷知识,低度酒是高度酒加水兑的吗?

​中国一直以来都是酒文化大国,在许多影视剧上就能看出,李白斗酒诗百篇、武松景阳冈醉酒打虎,有人千杯不醉,有人喝酒脸红,还有人酒后吐真言,更有人直接不省人事,人生有酒须当醉;白日放歌须纵酒;葡萄美酒夜光杯;借酒浇愁愁更愁;这四句不同的诗道尽了古人的喜好...

01月25日 13:52

中日酿酒人,日本清酒与绍兴黄酒千丝万缕关系

田野间的稻谷愈显金黄。吴兴刚将一束谷穗在手里碾开,摩挲着粒粒饱满的稻米。从一粒米开始,浸米、蒸饭、发酵、压榨……谈起黄酒,这位来自“中国黄酒之乡”浙江绍兴的“80后”酿酒人笑言,自己酿出的黄酒“早已数不清了”。...

01月22日 14:50

白酒四大香型特色各异,香气和口感各有千秋

一群来自天南地北、素未谋面的人们会因为饭桌上的一杯酒相互倾听,袒露真心,从此成为了彼此的好友。由古至今,酒在中国人的交际中,已经成为不可缺少的一部分,它是家家户户餐桌上熟悉的一员,也是沟通你我的桥梁。...

01月21日 14:13

品酒是玄学吗​?品酒师记忆各种香气

通过训练,专家们学会观察、品尝、闻嗅、聆听我们其他人感受不到的事物,因此他们能以不同的方式感知这个世界。在和纳帕谷(Napa Valley)的一位专业酿酒师畅谈了一整个周末之后,我悟出了这个道理。...

01月18日 16:39

酒入壶,壶入盅,方觉滋味悠长

​近几天,两次与朋友用酒壶盛酒,烫酒,倒酒,在品咂美酒之时,对饮酒文化有了新的认识,美酒必须流入酒壶进入小盅子,喝起来才有滋有味。...

01月11日 15:24

最热资讯